庆祝上市 全新改版

警惕心理荒漠化

2004-12-31 18:16 【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美好状态或完全安宁。”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更关心自身的生理环境,却忽视了对健康同样重要的心理环境。


  事实上,许多人的物质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可却感到一天比一天“活得累”。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可总是感到烦躁、焦虑、沮丧,心理失衡甚至难以自控时,是否知道自己的心理像陆地缺少了植被一样,慢慢地荒漠化了呢?


  解放军第215医院政治处主任谈剑峰说,心理疾病已经跃居世界十大疾病排位的首位。目前我国的心理疾病病人约1600万,三分之一是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发病。据估计,我国20%—30%的家庭中存在心理精神问题,大多数是儿童和青少年。一项以全国12.7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3%的人有一定的心理障碍。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引起重视的时候了。记者在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卫生医院了解到,每天到此看病的有100多人,2000年为4万人次,比上年增加了20%—30%。其中25岁以下的占总数的40%左右。据了解,80年代中期,我国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


  心理疾病酝酿着悲剧,成为违法犯罪的诱因。南京大学党委书记韩星臣在一大学生因盗窃被判刑的公判大会上动情地说:“大学生因犯盗窃罪而被判刑或者因思想障碍而自杀身亡,对一个万人大学来讲,只不过是万分之一,可对一个家庭来讲就是百分之百。学校一定要创造一种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把他们培养成才,不然,我们就对不起家长。”


  专家预测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日益增强,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已居首位,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病。在今后20年的疾病总负担中,精神问题仍将排名第一。